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

車輄寮風華再現--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



車輄寮風華再現--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
壹、計畫緣起:
在鹿谷鄉(羌仔寮)開發簡史中,廣興村為本鄉最早發蹟的村落,昔日稱「車輄寮」,因早期村民利用當地生產之櫸木製作牛車車輪之車輄,因櫸木之材質佳,生產量漸增許多地方更搭建工寮以生產車輄,因而得名,史實遺留許多文史和遺蹟,卻因現代化和重建工程而漸趨式微,這些遺蹟記載過往先民的生活經驗,呈現當地聚落的發展歷程,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文化資產,急需加以重視與保存。

經過九二一大地震受創後,社區居民才真正體認到鹿谷鄉長期以來只依賴著溪頭、杉林溪等明星風景區來吸引人潮,為社區居民帶來觀光的經濟收入,當這些旅遊點受到自然或人為衝擊後,社區觀光經濟命脈幾乎斷絕,深思著;難道享譽國際『凍頂烏龍茶』的故鄉就只能如此嗎?這些年來農村的轉變如雨後春筍般,往後勢必造成激烈的競爭,而要保有日後不被淘汰命運,只有提高休閒在地軟體及硬體設施,充分利用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及遺留下的文物,才能永續凍頂烏龍茶茶鄉美譽。

鹿谷鄉有渾然天成的人文自然景觀如:長期經營茶鄉茶園的景緻、廣興社區的自然生態、八通關古道、凍頂烏龍茶的文化歷史、茶鄉的人文風情學校重建史等,在經過社區規劃人員詳加調查,已經整合調查記錄存檔,配合社區資源計劃性整體開發,將廣興社區特色串連成為一個具文化歷史、生態的旅遊軸線,讓廣興社區成為深具特色,轉變成新的文化及生態休閒旅遊景點。

螢火蟲是環境及生態的重要指標,廣興社區目前有二處賞螢點及一處螢火蟲復育濕地,去年(94年)四月中旬與鹿谷鄉農會聯合舉辦螢火蟲季,吸引近萬名的遊客到此賞螢,賞螢期間造成周遭交通阻塞,是唯一美中不足的。
九十二年廣興社區承接行政院農委會活化鄉村社區組織計劃,經由社區發展協會授權給社區四健會及農會體制下的組織,組成「車輄寮風華再現工作團隊」由這群願意為自己社區貢獻付出之年青人,接下這件重要的工作,這群工作團隊人員默默的付出及成果,這三年來得到農委會等長官的信賴與支持,願意在此社區投入經費及人力,在活化鄉村社區組織計劃評選為示範點,工作團隊人員固定於每個星期日晚上召開定期會議,針對計劃執行成果作出報告,及其他社區參訪後的建議提出討論,如該週未有任何議題,則利用此刻陪養工作團隊彼此間的默契,唯有持續運作才能永續經營。

貳、計畫目標:
● 召開社區居民說明會
定期召開社區居民說明會,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設施認養管理,讓社區居民對社區未來的走向更深入的體會。
● 平和巷社區老街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
史實遺留許多文史和遺蹟,卻因現代化和重建工程而漸趨式微,這些遺蹟記載過往先民的生活經驗,呈現當地聚落的發展歷程,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文化資產,急需加以重視與保存;六七O年代富麗農村計劃文物保存工作,平和巷內的洗衣圳溝維護整理、環境整頓及水質改善工作,恢復以往樣貌,讓當地居民重溫舊憶。
● 成立社區文化、生態工作室
由社區居民組成,進行社區文化資源調查、保存及生態復育工作及傳統技藝傳承工作。
● 螢火蟲保育、復育工作
結合自來水公司鹿谷淨水廠現有步道設施,並規劃增設出一條賞螢步道,連成一條環狀路線,目前這條步道路線皆與當地居民達成共識,並發動居民自己動手整理週邊環境,沿途二側種植蜜源植物,讓螢火蟲棲息地更妥善的受到保護及賞螢時更加安全。
● 培訓社區小小解說員
由社區現有解說員擔任講師,教導廣興國小高年級學生充分對社區的認知,並透過戶外教學方式,讓學生更加感到興趣。
● 培養心理健康、心靈環保種子人員
心理健康與精神障礙構成了人類精神活動的兩極,常見的不健康情况是自卑,而自卑的通常代償則是追求優越感,這些都容易導致心理衝突,人際關係失諧以及適應社會困難,嚴重者則遲早陷于精神障礙之中,很可能對自己過分挑剔,或者頑固地堅持己見,一遇挫折或失敗則歸咎于人,甚至漸入偏執狀態。
文明發展得愈細密,我們卻感覺到人類離開土地愈來愈遠,結果我們人類跟大自然整個分開,分開以後,我們把整個地球用一種觀念來看待它--一個資源的集合體。我們需要用到它時,就想到地球的價值,除了想到地球的用處以外,就沒有別的認知了。

叁、計畫推動預期成果:
逐夢踏實,一步一腳印的付出,築出社區發展出願景,看得到社區的進步發展,社區生命力的永生,擬定社區發展未來計劃,讓參予者或旁觀者都能清楚的看到社區未來的願景,要振興地方文化、生態資產特色,必須利用傳統產業為本,開發休閒空間,創造社區商機,社區的未來願景可期,居民投入愈深了解愈多,愈能為社區未來而努力,當社區居民將其付出當成一種使命感時,其所彙集的力量將無可限量。
永續經營社區文化、生態理念,社區文化教育的養成非一朝一夕間,必須有一套內容豐富的學習教材,提供一個優質的長期學習環境,才可以成功的培養一個優秀的社區經營人才。

肆、計畫之可持續性機制規劃:
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文化生態工作室持續執行及推動,一步一腳印構出社區的特色及文化資產。在財務管理方面,參與社區工作者均不領工作津貼,將工資回饋給社區,接待家庭及解說員回饋一成收入給工作室做為投入社區的基金來源,循著建全的財務管理基制,設立一個社區獨立帳戶,以確保每一份資源皆能妥善運用。
「社區文化產業及生態資源」是要將在地文化和藝術結合將其周邊附屬產物,經過有效設計包裝,提昇期附加價值,在由有系統的規劃整合作商業性的行銷行為,藉以帶動地方產業產值,提高經濟效益,吸引年輕人才回鄉服務,經營產業,投入促進社區發展,永續經營活化社區;再透過『農村休閒生態文化旅遊』的生活體驗系統的建構,螢火蟲季的生態旅遊、社區文化之旅…等,並將文化與農特產品包裝成高附加價值的生活藝術品,透過有計劃性的規劃、解說員的引導及各項宣導工作,未來將會為社區居民帶來最實際經濟效益及生活品質、環境上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