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

開山廟會 信徒爭乞8888斤大米龜




記者黃沁杰 / 南投報導 / 2010-03-17
開山廟會 信徒爭乞8888斤大米龜
每年的農曆二月一、二日兩日,鹿谷鄉永隆村開山廟開山王公誕辰,高空煙火秀、辣妹歌舞團、傳統布袋戲等信徒祈福還願的十多個表演秀團一起演出,團團團拼秀尬人氣,直到深夜依舊人山人海,廟會活動熱鬧非凡,越夜越有看頭。
開山廟奉祀莊開山公;清代嘉慶、道光年間,相傳有一跟隨延平郡王鄭成功渡海來台的福建漳州先賢(姓名失傳),來到大水堀莊,闢徑拓荒,含辛茹苦,教民栽植,傳授倫理道德,犧牲奉獻開莊啟後造福莊民,逝世後,莊民懷其德澤,崇為「莊」姓,立廟奉祀,敬稱為「開山廟」,也就是莊民心目中的「莊開山公」,有人稱為莊開王公、莊開山爺。但按之史實,本區漢人進駐開發多在嘉慶、道光二朝年間,開山王公或於斯時入墾本地,開莊啟後,造福莊民的。無論何如入庄,公逝後,莊民懷其德澤協力建廟奉祀,實為如是已無從考究。
開山廟創建於清光緒九年(西元一八八三年)。開山王公因時常顯靈,治邪收妖,功德無量;如被偷禽畜,未至廟前,即瘋狂奔回,強盜犯者,永受責備,驚服避之。昔日有七品縣官為久積大案來求,後得破案,保其平安,縣官隨帶文武百官前來拜謝,謝曰:『開山聖王,真正靈感,吾等應「文官下轎,武官下馬」以禮敬之。』故後人也尊之為『開山聖王』。
開山廟創廟初期,材料匱乏,建構極為簡陋,規模雖小,但莊開山公神威顯赫,莊民有求必應,奇蹟不斷,廣為流傳,因此香火鼎盛,民國三十六年,在莊民的努力下,重建美化後因廟會活動期間,香客從各地蜂湧而至,人山人海,開山廟前常常擠得水洩不通,造成諸多困擾。
到了民國五十六年,在信徒的奔走規劃下,又重建正殿,擴大規模,竣工後歲訂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為開山公誕辰紀念日,逐年祭祀慶祝,熱鬧非凡,燃放高空煙火,同一時段竟然出現十幾場野台戲,交相競技,為寧靜的山城,帶來歡樂、熱鬧的氣氛。
民國六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,故總統蔣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,由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先生陪同下,蒞臨開山廟參觀禮拜,對開山公的拓荒精神,頗多讚賞,並指示整建鳳凰谷風景區,已發展觀光事業。民國六十四年六月,前南投縣長劉裕猷先生在廟右側提有「文官下轎、武官下馬」的碑文。
從此訪是經過開山廟的文武百官、販夫走卒、商賈過客、男女老少、一定駐足禮拜。民國六十八年又擴建左右廟房,美化週邊環境,香客更是絡繹不絕,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敬掛「德澤廣被」匾額;對開山公的敬仰與感恩。
還能讓各信徒求拜平安米龜;除廟的正殿和左右廂房外,尚有文官下轎,武官下馬」碑,及開山廟碑,附近有涼亭可供休憩,花木扶疏,景色宜人。